瓜子生產線助巴彥淖爾市葵花產業轉型
發布時間:2014/11/25 點擊量:
近日,筆者走進內蒙古三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炒貨車間,只見一條炒制原味瓜子的生產線正在運轉,經過人工挑選、高溫炒制、冷卻等環節,一粒粒健康、飽滿的363超級瓜子展現在眼前。
據公司炒貨廠經理王曉介紹,三瑞公司利用河套平原生產向日葵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,既為本地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,同時也為千家萬戶農民解決葵花賣難的問題。就目前兩年的銷售情況而言,效益是非常不錯的。
近年來,五原縣緊緊圍繞農產品資源優勢培植“農”字號企業,依托農產品加工發展工業,形成了以農興工、以工扶農的經濟鏈條,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。
在工業化進程中,五原縣立足豐富的葵花資源優勢,積極培育龍頭企業,通過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來擴充縣域經濟總量,走出了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跨越的關鍵一步。五原縣每年種植葵花100多萬畝,總產量近5億斤左右,是全國葵花種植第一縣,也是全國炒貨原料供給、炒貨企業數量和生產設計能力第一縣。目前,五原縣有重點葵花加工企業38戶,設計年加工能力41萬噸,年可實現產值40多億元。產業形成集群效應,農副產品加工也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,以葵花為原料的各項產業正在健康發展。
通過構建特色產業體系,形成、壯大了特色產業規模,把特色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特色經濟優勢,不僅帶動了炒貨、剝仁、物流、葵花種業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,還有效延伸產業鏈并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。
據公司炒貨廠經理王曉介紹,三瑞公司利用河套平原生產向日葵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,既為本地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,同時也為千家萬戶農民解決葵花賣難的問題。就目前兩年的銷售情況而言,效益是非常不錯的。
近年來,五原縣緊緊圍繞農產品資源優勢培植“農”字號企業,依托農產品加工發展工業,形成了以農興工、以工扶農的經濟鏈條,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。
在工業化進程中,五原縣立足豐富的葵花資源優勢,積極培育龍頭企業,通過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來擴充縣域經濟總量,走出了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跨越的關鍵一步。五原縣每年種植葵花100多萬畝,總產量近5億斤左右,是全國葵花種植第一縣,也是全國炒貨原料供給、炒貨企業數量和生產設計能力第一縣。目前,五原縣有重點葵花加工企業38戶,設計年加工能力41萬噸,年可實現產值40多億元。產業形成集群效應,農副產品加工也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,以葵花為原料的各項產業正在健康發展。
通過構建特色產業體系,形成、壯大了特色產業規模,把特色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特色經濟優勢,不僅帶動了炒貨、剝仁、物流、葵花種業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,還有效延伸產業鏈并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。